1、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資料圖】
3、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4、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5、 這首詩,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zhí)著精神,感情境界深微 .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6、兩個意象的出現(xiàn),極為熨貼。
7、“春蠶”自然承上,并用“蠶吐絲”、“蠟流淚”巧妙比喻,用“絲”諧音“思”,用“到死”、“成灰”與“方盡”、“始干”兩相對照,妙句天成,傳達出刻骨銘心、生死不渝的兒女至情。
8、纏綿悱惻,熾熱濃郁,成為表達堅貞不渝的愛情的千古名句。
9、此外,它還寓含著一種超越詩歌本身內(nèi)容而更具普遍意義的哲理:對工作或事業(yè)的忠誠執(zhí)著,無私奉獻。
10、全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義雋永,耐人尋味。
11、 現(xiàn)實意義:追求是無望的,無望中仍要追求,因此這追求也著有悲觀色彩。
12、這些感情,好象在無窮地循環(huán),難以求其端緒;又仿佛組成一個多面的立體,光從一個角度是不能見其全貌的。
13、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追求,甘愿付出所有,就是做任何一件事的全部意義。
14、就是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5、差不多贊美人的奉獻精神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追求,甘愿付出所有,就是做任何一件事的全部意義。
16、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照亮別人燃燒自己。
17、春蠶一直到死都在吐絲,蠟燭燒成灰才停止滴淚。
18、人們生動地把教師比作“春蠶”,是對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和高尚品質(zhì)給予的高度評價。
19、 人們歌頌蠟燭,是因為蠟燭默默地燃燒著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別人,直至將自己燃盡。
20、其 喻意是說起蠟燭這種品質(zhì),人們就聯(lián)想到敬愛的老師,老師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給學生照亮前進的航程這些感情,好像在無限的循環(huán),難以求其端緒。
21、主要講的是一種執(zhí)著的精神不到死決不罷休吃的是草擠的是奶就是做一件事情終其一生呀。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