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8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云龍 通訊員 羅曉慧 王霞)“沒想到,我這幾年愈發(fā)頻繁的低血糖現象都是這小小腫瘤惹的禍。早知道,當初應該一有跡象就來醫(yī)院檢查?!苯涍^治療恢復良好的劉先生感慨地說。今日,湖南省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yī)師陳晶表示,低血糖的問題,大家要足夠重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及時關注身體變化,才能更好地保證自身健康。
今年40歲的劉先生是湖南株洲人,過去的5年里,他反復出現低血糖癥狀,出汗、乏力、心悸。由于吃點東西便好轉,他就沒有太在意。最近這一年來,他低血糖的情形越來越頻繁,體重不減反增,狂飆25公斤。前段時間,他病狀加重,感覺渾身乏力,在當地醫(yī)院測得空腹血糖僅為1.7毫摩爾/升。
為求進一步診治,劉先生轉入湖南省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入院抽血查最低血糖僅為0.95毫摩爾/升,且胰島素水平明顯升高,經腹部CT檢查發(fā)現其胰頭頸交界處有一個2厘米大小結節(jié),考慮“低血糖癥、胰島素瘤”,轉入該院肝膽外科接受了胰腺腫塊剝除手術。
“胰島素瘤是胰腺內分泌腫瘤中發(fā)病率最高的一種腫瘤,占功能性胰內分泌瘤的70%左右,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約2:1?!焙鲜∪嗣襻t(y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yī)師陳晶介紹,胰島素瘤主要由胰島β細胞組成,可產生大量胰島素,臨床表現為低血糖癥狀為主:一是出現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癥狀,表現為出汗、顫抖、心悸、饑餓、焦慮等;二是出現神經癥狀,表現為精神不集中、頭暈、遲鈍、視物不清、步態(tài)不穩(wěn),也可能出現幻覺、躁動、行為怪異等精神失常表現,還可能出現神志不清、幼稚動作、舞蹈樣動作,甚至張力性痙攣、血壓下降,昏迷等。由于低血糖癥狀表現多樣不容易被識別,低血糖癥狀發(fā)作如未確診和得到治療,發(fā)作次數常愈頻繁,癥狀愈重。胰島素瘤一經診斷明確,應盡快手術治療。
一般來說,正常人的血糖不低于2.8毫摩爾/升。除了上述病例中的胰島素瘤可引起低血糖,還有什么疾病會引發(fā)低血糖呢?
陳晶表示,引起低血糖的其他病因非常多,如藥物性低血糖(胰島素、促胰島素分泌藥物、乙醇等)、肝源性低血糖(嚴重肝損害、重癥肝炎、肝硬化晚期、肝癌等)、腎源性低血糖(腎性糖尿、腎衰竭晚期)、內分泌性低血糖(垂體前葉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甲狀腺功能低下等)、自身免疫性低血糖、酮癥性低血糖、胰外腫瘤性低血糖等等。“一旦出現低血糖癥狀,應引起足夠重視,反復多次的低血糖發(fā)作會引起神經系統不可逆損傷,嚴重的可能危及性命?!标惥дf。
陳晶提醒,如果患者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就一定要盡早就診:原因不明的意識紊亂;食欲極佳或不能解釋的體重迅速增加;發(fā)作時抽搐或暫時性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沒有飲酒卻出現急性酒精中毒樣發(fā)作;頻繁發(fā)作的癲癇,尤其是清晨、空腹、體力活動時出現癲癇。
關鍵詞: